close

Treatment Overview  

(*P.S. 完成首階段後,我從牙醫那裡拿回總共45個牙套(兩大盒),當中包括這個report !)

開始invisalign療程後,我常常對這個療程有好多疑問,而且在invisalign的世界裡有好多它的術語,什麼 “attachment” “button”….etc. 但是每次去覆診牙醫和姑娘(*香港人習慣稱呼護士做姑娘)都好忙碌,總是不好意思問長問短,阻住地球轉,所以唯有問google啦,Google is my best friend!!!

有一個網站我好喜歡,它非常詳細地解釋了「箍牙」這件事,並且花了好多篇幅介紹invisalign的原理,有那幾個stage,優點&缺點,戴了牙套的日常生活,療程完成後要戴retainer,它亦有介紹retainer的種類….總之有什麼不懂,在這裡都可找到答案:

 http://www.animated-teeth.com/

Invisalign療程開始之先,患者首先要做全副牙齒倒模。倒模過程是有一點點不適,不過在整個箍牙療程裡,這點不適不算什麼(拉均一生計是零:P)。口張開,然後牙醫在你的牙齒上塗上一種膠(就好似牙醫係你D牙上唧玻璃膠咁),待那些膠乾了後便用力扯出來!「模」便成了!

然後牙醫會把這個「牙模」&患者的X-ray圖片寄到美國invisalign分析。分析完成後,再到牙醫診所看3D Demo。這個3D Demo,就是一段電腦動畫,模擬牙齒是如何走位,慢慢由參差不齊變成整齊的牙齒。這個分析亦會指出需要配戴牙套的數目,還有要脫那些牙齒,或是那些牙齒要磨小一點。如果患者對這個分析滿意,牙醫便會分咐美國invisalign訂造首階段整套牙套。

Invisalign是透過配戴「不合身」的牙套(ill-fitting braces/ aligners),然後每兩星期換一副新的牙套,慢慢把牙齒移動到理想位置。每副牙套會負責移動某幾顆牙齒,每次移動約0.25毫米。某些牙齒可能需要更大的力度才能移動,尤其是rotating,這亦是透明牙套invisalign比傳統鋼線箍牙弱的地方。

為了令牙套可增加多一點壓力去這些難搞的牙齒,在invisalign療程中會在某些牙齒上造了一些「粒粒」,就是 “attachment”了。Attachment可以令到牙套更緊貼牙齒增加壓力,但同時亦令牙套好難卸下!而且這些attachment亦好鋒利,在沒有牙套保護時,很容易鎅損口。

除了會在牙齒上「安裝」attachment,某一些患者亦可能需要 “button”。Button就是在牙齒表面裝上一個金屬鈎,然後利用這個鈎在上顎與下顎之間掛上橡根。橡根的使用通常是為了改善overjet問題,即是用橡根扯返D「哨牙」入黎呀!不要小看這條橡根,用了像根後,整排牙齒都會感到酸軟。

完成首階段所有牙套後,會再這一次倒模,分析一下怎樣refine牙齒,這就是refinement stage。經過第一階段,外觀上牙齒已整齊不少。但有時為了收窄牙縫、改善咬合、或是某些牙齒未能達到理想位置,患者需要配戴refinement牙套。

以我的case來說,我需要拔走8隻牙,當中包括4顆智慧齒。但後來由於我的智慧齒太接近神經線,不能拔,所以沒有拔智慧齒。在首階段需要attachment,不用button & 像根,總共45個牙套。然後到了現在refinement,需要磨7-8隻牙,裝attachment & button & 用像根,總共30個牙套。原本以為refinement會比較輕鬆,但現在好像比之前還麻煩~~~ 其實我的牙齒已經已整齊不少,「哨牙」亦沒有了,但因為咬合不正&其中一顆大牙位置不對,所以就是這樣了。

講到自己好似識好多,其實只是小小個人經驗&從animated-teeth網站那裡學,只是「半桶水」知D唔知D,大家有疑問最好找牙醫問清楚。

這次篇幅很長字很多,下次先講講怎樣鍛鍊出極速拆箍食飯&拔牙驚魂(一口氣拔四顆)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lki 的頭像
    Dalki

    *NO PAIN NO GAIN!

    Dal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